老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胡桃夹子历经200年经久不衰,经典动 [复制链接]

1#

《胡桃夹子》在西方世界是一个超级大IP,自从年诞生以来,多年过去了,依旧长盛不衰。最初只是一个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并没有什么名气,后来经过大作家大仲马改变、柴可夫斯基作曲,成为了数一数二的芭蕾舞剧,全球各地的芭蕾舞团争相排练。再后来被拍成了数十个动画电影,真人电影,比如《猫和老鼠》就出过一集《胡桃夹子的传奇》,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也拍过《胡桃夹子》的短片,童话电影大本营迪士尼,也终于出了真人版的《胡桃夹子》。

在故事中玩具们有了生命的设定,也成为了皮克斯开山之作《玩具总动员》的灵感来源,今天咱们就聊一聊《胡桃夹子》是怎么成为红了年的传奇,

在年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创作出了一部中篇童话小说,名叫《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胡桃夹子”其实就是开核桃的夹子,在当时的德国这个夹子被设计成了一种木偶小人的样子,嘴巴可以张开,用来压碎核桃。《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比一般的童话都复杂一些,它实际上是由两个故事套在了一起,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安夜,7岁的小女孩玛丽收到教父送的胡桃夹子玩具,谁知到了晚上这个胡桃夹子竟然活了起来,并且跟一只长着七个脑袋的老鼠王打了起来。

第二天玛丽和父母讲起了这次经历,可是没有人相信她,这个时候教父给她讲了另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很漂亮的公主,在国王生活的城堡里还有一家老鼠,这群老鼠因为偷吃东西,被国王用各种办法赶尽杀绝,大难不死的老鼠王后就给国王的女儿下了诅咒,让她变得头大身小,奇丑无比,必须要找到一位能够要核桃的小男孩把全天下嘴硬的卡拉可图克核桃咬破了给公主吃,才能让她恢复美貌,当小男孩拯救了公主以后,就踩死了老鼠王后,自己反而惹上了诅咒,变成了胡桃夹子的模样。而七颗脑袋的老鼠王是死去的老鼠王后的儿子,他是来复仇的,故事的结局是玛丽和胡桃夹子彻底除掉了老鼠王,两个人一起到奇幻的糖果王国玩了一把。这两个故事套在一起更显得亦真亦幻,当然最后的结尾也讲出了这就是玛丽的一场梦。

《胡桃夹子与老鼠王》不仅结构奇特,而且情节设计上压根不像是给儿童看的童话,有很多黑暗甚至恐怖的段落,比如国王找到技师为了找到公主变丑的原因,对她进行了活体解剖,直接卸掉了胳膊腿,又给她装了起来。这部中篇童话发表以后当时并没有给坐着霍夫曼带来什么名利,可能也和这个故事的黑暗恐怖有关。

真正让《胡桃夹子》大放异彩的是同名芭蕾舞剧,19世纪末,由俄国政府官员牵头,《胡桃夹子》被该变成了芭蕾舞剧。年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次演出,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编舞家马里乌斯.佩蒂帕参考了霍夫曼的童话和大仲马改变的同名剧本,重新改编了这个故事,他们做了大量的减法,只保留了小女孩在胡桃夹子的帮助下打败鼠王一起到糖果王国游玩的故事。这个经典的芭蕾舞剧从而享誉全球,并且成为了西方世界圣诞节的传统节目,在欧洲有一句流行的话,新年必看《天鹅湖》,圣诞必看《胡桃夹子》。

芭蕾舞剧的《胡桃夹子》能成为圣诞的必看剧目,主要归功于三点,

第一点:故事发生在圣诞节,本身就很应景。

第二点: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十分经典,他最早从巴黎搞来新乐器钢片琴,也增加了演出时候的梦幻音效。

第三点:舞剧场面大,服装华丽,第一幕有圣诞聚会、鼠王大战,第二幕还有大型群舞和特色舞蹈,比如西班牙舞、阿拉伯舞、中国茶舞、俄罗斯舞、就像一个世界大融合。

《胡桃夹子》风靡全球后,各国也相应本土化,比如中国版的故事就发生在农历春节,地点也变成了北京胡同。

《胡桃夹子》是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小说里的文字描写已经充满了浓郁的奇幻色彩,比如在描写糖果王国的时候,就讲到了杏仁糖宫殿、蜜饯牧场、橘子水河、香甜蛋糕新村等等,所以近百年来动画、电视剧、电影版的《胡桃夹子》也是层出不穷。

其中最引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