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田鼠在洞里存粮一存就是几个月,粮食为什么 [复制链接]

1#

综述

粮食储存问题,在没有冰箱的时候,让农民非常头痛,好好的粮食,经常因为储存不当,一麻袋一麻袋地发霉、变质,导致营养价值下降,甚至完全没法吃,着实可惜。

不过,人人喊打的田鼠,却有保持粮食不变质的妙招,田鼠是如何做到的呢?

田鼠藏粮

提起老鼠,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鼠偷粮吃。

杂交水稻出现以前,我国的粮食产量非常低,除了供应一家老小,所剩不多,只能勉勉强强过日子。老鼠家族行窃技术高超,经常和农民抢粮食,不劳而获,若是碰上收成不好的时候,粮食本就不多,哪里能任由它们偷吃呢?难怪人们如此痛恨老鼠。

不过,在饥荒年代,老鼠却可能是人们的救命恩人。

老鼠有存粮的习惯,人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偷老鼠的粮食活命,若要选出老鼠家族最会囤粮食的,田鼠当仁不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田鼠,老鼠家族有很多种,田鼠只是其中一种,严谨来说,田鼠是仓鼠科的一类,下面分为包括五属,相较其他老鼠,田鼠的体型更“健壮”,看起来很有力量,尾巴更短,眼睛也更“贼眉鼠眼”,耳朵也比较袖珍。

田鼠的适应性非常好,几乎全世界都有田鼠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均有分布,它既有水栖,又有陆栖,常见的都是陆栖,人人喊打的也是陆栖田鼠,它们最擅长的,还是打洞。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它们打洞几乎不受地形的限制,在土地下,在倒下的朽木里,在岩石下,在墙体里,在人们家中的管道里,家具里,总而言之,天下之大,任由田鼠打洞。

许多人以为老鼠只是晚上才活动,其实不然,田鼠白天晚上都可以活动。

田鼠在夏季进入繁殖期,这个时候会生产大量的小田鼠,到了秋天,人们丰收,田鼠也丰收,农民在地里收完粮食,总难免会遗留下一些麦子、稻谷。田鼠就会把它们收集起来,搬回窝里,这是它们粮食的一大来源。

除了捡粮食,田鼠最擅长的还是偷粮食。农民收了粮食要晒,田鼠可以偷偷搬走一些;农民的粮食存在家里,田鼠又可以悄悄摸摸搬回窝里一些。

田鼠一天甚至可以偷上几斤粮食,这体积月累,农民损失巨大,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田鼠在秋天会存上好几月的粮食,确保能安然过冬。

带回去、带回去

藏粮高手——田鼠

那有人就会问,田鼠存了这么多粮食不会坏掉吗?要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先来看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种子本身要完整,要有胚芽,已经成熟,还储存了足够的营养物质,这样才是能够发芽的种子,否则,即使种在田里,也永远不会发芽。

其次,种子发芽必须要温度适合。这也是为什么种子大多在春暖花开后才发芽。

再次,种子发芽离不开水和空气,水是生命之源,这个话一点没错,种子发芽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必须有水和空气的参与。

我们再来看看田鼠存的粮为什么不会发霉、发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温度低,满足不了种子发芽的需要。

上面我们提到过,田鼠一般在秋天囤积粮食,以度过寒冬,晚秋和冬天温度都非常的低,种子进入休眠期,很难发芽,就是种进地里,也发不出芽。

自然真是神奇,冬天虽然寒冷,万物都归于宁静,却也提供了良好的储物条件,不只是田鼠,松鼠等许多动物都会储存粮食过冬。

其次,田鼠囤积的粮食本身就比较干燥,田鼠的粮食来源主要是农民晒在地上的、藏在家里的,这就保证了粮食本身比较干燥。

干燥就意味着没有种子发芽、发霉所需要的水分,或者说潮湿的环境,因而,粮食很难变质。

从田地里直接偷走的粮食,相比晒过的,是有些湿润,不过田鼠也自有妙招解决。

有说法认为,田鼠很聪明,从地里搬回来的粮食,它们并不是直接放进洞里,而是跟人一样,悄悄的晒一晒。难怪人们恨田鼠,也怪它太聪明了。

最后,田鼠的洞穴也是保存粮食的利器,田鼠的洞穴从面看很小,甚至不注意都找不到在哪,但是里面的空间却很大,像迷宫一样,有许多小洞。

它们的洞不仅仅是栖息之地,还是它们的藏粮秘诀。田鼠存粮有专门的洞穴,一般比较深,阳光照不到,温度也很低,而且能防潮,这就是天然的冰箱呀。

有了这些妙招和利器,田鼠的粮食当然不会发霉、发芽,有时动物的智慧也令人敬佩。

田鼠与疾病

人们痛恨田鼠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偷粮食,田鼠以及它的老鼠家族,都是传播疾病的好媒介。

鼠疫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田鼠跟人类“来往密切”,几乎是有人就有鼠,很多其他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田鼠传播给人类。

田鼠的粪便、唾液,或者被它们抓伤都可能会感染疾病,不过,人类甚至还有直接吃田鼠的,这真是自投罗网。

岭南地区就有“吃一鼠,当三鸡”的说法,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田鼠营养价值高,人们甚至发展出了芦笋炒鼠片等十多种吃法。

不过,美味和营养,若要和生命健康想比较,还是可以舍弃。

结语

田鼠藏粮是高手,藏毒也不在话下,为了健康,还是不要吃田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